战国早期到东汉可能类动力情态的系统变化

余素勤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  

摘要:战国早期可能类动力情态区分了三类特征,一是潜能和潜在结果,把“得”单独分立出来;二是主体和客观条件,把“能”再分立出来,三是动力和阻力,把“可以”和“可”分开。到了东汉,只有动力和阻力的区别还较为明显,把“能”和“可”“得”分开,再从“允许者”和“被允许者”区分“可”“得”。这一变化受到个体情态动词语义、句法结构变化的影响,但它也反过来催化了情态动词语义的改变。
关键字:

动力情态可能性区别特征视角

分类:

历史

资助基金:

暂无项目资金资助

检索号:

20239000087

语种:

中文

在线出版日期:

2023-11-14(中国学术文献数据库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学术争鸣 发布观点
  • 萌萌丹默默秋 07-02 10:21:56
    发表前建议还是先搞清楚你需要什么级别的,是普刊的,还是核心的,别小看这个问题,很多同学都搞不清楚。
  • 王子小祖宗 04-24 16:46:06
    开心,我的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搞完了,哈哈哈哈,编辑人确实效率好高,网站的老师也帮了不少的忙,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咨询的,点个赞。
  • 猪猪小兔子唯爱宁哥 09-09 10:14:36
    在国内,核心期刊已经是高水平的期刊了,但真不敢说是最高水平
  • 小雨桐城外出--滴滴 04-24 15:39:11
    我想知道学术圈是如何看待本科生发表论文(SCI、EI等等)的?
  • boy-裴明军 05-09 09:55:37
    分享我的经验,首先是文章要写好,定位准确,我写的是教育类的论文,大多的方向早已被前人写出来了。我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文献资料,寻找灵感,集思广益,最后定了对外教育与网络文学的联系相关的研究,这就像是完成
  • 伊红_Elizared 11-05 11:42:35
    个人认为国内大多科学期刊没有学术判断力是最最核心的问题,中文期刊的学术上限决定了大部分学术界的人不会去投中文期刊。
  • 石文就是我 08-12 09:13:47
    有的学者说,正确的理论只能在适当的时机发表出来,说早了,会挨批甚至挨整;说迟了,落后于实践,也就丧失了其价值
  • 西风向南_ 04-16 10:46:21
    今年大一,刚上完现代汉语课,我课后竟然琢磨出个论文,要不要真正把它写出来。对论文写作,发表一点经验都没有,会不会遭到老师嘲笑[捂脸][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