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区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发生胃癌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陈爱锦 郭晓雄 张恩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摘要:目的 分析福州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根除后发生胃癌的流行病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降低福州地区Hp根除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居民预防胃癌的提供有效建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Hp根除后患者699例,根据患者根除后是否发生胃癌分为对照组(不发生胃癌)和观察组(发生胃癌),对比两组血清CEA,CA125和CA199等肿瘤标志物水平,采用该院自制调查量表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胃癌家族史、Hp感染病程、开放型萎缩、胃黏膜重度萎缩、存在胃黏膜肠化生 (IM)、胃黄色瘤以及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 等情况,采用单因表分析和lodistic可归分析影响HD相除后发生胃癌的危险因毒、结果 699例Ho除后患者中发生胃癌48例(6.96%),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 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老年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P<0.05):观察组血清CEA,CA125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开放型萎缩、胃黏膜重度姜缩、存在IM、胃黄色瘤及使用PPIs时间>3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存在IM (OR=4.874)、胃黏膜重度费缩(OR=4.412) 、使用PPIs时间>3年 (OR=3.631) 是Hp根除后发生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 福州地区HP根除后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较大,多发于老年男性患者,特别是存在IM、冒黏膜重度萎缩、长期使用PPIs的患者,常伴有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在Hp根除后的4~5年内必须密切胃镜随访检查,有助于筛查除菌后胃癌发病的高危人群,做好除菌后预防胃癌措施,以便能及早处理。
关键字:

幽门杆菌胃癌根除流行病特征

分类:

内科学

资助基金:

暂无项目资金资助

检索号:

202327000269

语种:

中文

在线出版日期:

2023-11-16(中国学术文献数据库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学术争鸣 发布观点
  • CICI-M小姐 09-07 17:09:24
    适合教育学论文发表的平台,比较容易的那种,跪求各位同学推荐一下?
  • 玉溪圣徒 05-03 09:43:45
    这篇文章真的写得不错,学习啦!
  • 等DENG-YiBO- 08-12 09:11:18
    图书出版周期短,刊载论文的速度快、数量大、内容新颖、发行与影响面广,能及时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动向!
  • 叫我大饼 04-20 20:54:19
    再一次向所有给予我支持,理解,鼓励和帮助的家人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向每一位不辞辛劳审阅论文的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 白白喜欢天天 08-13 09:12:51
    期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
  • 囧囧725 05-13 17:14:47
    想在大数据方向发表论文,有哪些好的参考论文期刊可以推荐一下?
  • 极地海冰_Matt 08-21 09:35:42
    在杂志上发表论文怎么这么贵啊,一般五千起,我们写篇文章出来本来就不容易。导师说不过写作并非一定要每一个字都是自己写的,摘取别人文章中值得借鉴的部分也是可以的,但是查重又过不了啊!
  • 硬核韭菜2018 05-29 10:44:51
    及其普通本科大三学生,想为一个省级的大学生创新课题发表论文,老师建议在学报上发表,但我不知从何开始准备,望指教。[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