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首页 > 论文数据 > 社会科学 > "王霸之辨"论析

"王霸之辨"论析

夏福英 许轩诚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孟子将"王道"解释为"以德服人",将"霸道"解释为"以力服人",有一定的偏颇性.孟子以后,"贵王贱霸"思想长期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本文还原"三王"与"五霸"的真实历史,并列举了战国时期、两汉时期、唐代初中期、宋元时期、清初与晚清时期关于"王霸"或"德力"的讨论.今日我们对待"王道"与"霸道"问题,不能完全以孟子、董仲舒、朱熹等人之是非为是非,而应借鉴汉代王充"文武张设,德力具足"、宋代陈亮"王霸并用,义利双行"、元代赵汸"既尊德教,也尊实力"的政治思想主张.古代"王霸之辨"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是:作为一个国家主体,单纯的"德教"政治思想路线或单纯的发展"实力"的政治路线,皆不可取,而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明智的选择.
学术争鸣 发布观点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