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孔虫指数评估西沙群岛羚羊礁过去2600年的生态环境状况

梁日升 余克服

广西大学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  广西大学中国珊瑚礁研究中心  

摘要:有孔虫指数(Foram ndex,F) 是利用珊期礁区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功能组(藻类共生种、机会种、非自养种)的含量评估珊瑚礁区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的指标,迄今中国对该指标的应用还较少。文章以西沙群岛羚羊礁的温湖中钻取的LYJ2岩芯为材料(全长287 cm,底部对应的年代为2 665 a BP),以0.5 cm的间隔取样,在显微镜下鉴定有孔虫功能组,计算FI值。结果显示: 1)近2600年的FI变化范围为4.1~7.9,均值为5.9。2) FI成波动变化的模式,具体可分为3个上升期: 2380-1628,1212-572和252-92 a BP;3个快速下降期: 1628-1212,572-252和92 a BP至今及1个小幅下降期: 2665 2380 a BP:3) FI在长期变化趋势上叠加不同尺度的年代际波动,具有66.7、54.4 a等周期。基于FI值对珊瑚礁健康状况的评估标准,推测近2600年来西沙羚羊礁的生态环境总体是健康的;基于FI值与海表温度对比分析,推测羚羊礁F值主要受海表温度影响,与气候变化具有一致性,FI高值与中世纪暖期、罗马暖期大致对应,而低值与小冰期、黑暗时代冷期大致对应: F值具有3次快速下降阶段,前两者(1628-1404,572-252 a BP) 与黑暗时代冷期、小水期相对应,可能是由于冷期冬季风增强导致大气粉尘物质增多、降雨增加、羚羊礁海域营养物质增加所致,后者(92 a BP至今) 与近40年来西沙群岛瑚礁生态系统的快速退化相对应,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加剧、大气氮沉降通量增加等导致的羚羊礁海域营养浓度升高所致。文章揭示了有孔虫指数可大体记录南海珊瑚礁的健康状况,可用于对地质历史时期珊瑚礁健康状况的评估。
关键字:

珊瑚礁有孔虫指数生态状况西沙群岛过去2600年

分类:

天文学

资助基金:

暂无项目资金资助

检索号:

202322000232

语种:

中文

在线出版日期:

2023-11-16(中国学术文献数据库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学术争鸣 发布观点
  • 囧囧725 09-18 10:28:02
    发文章,科研者所欲也。可此过程总是千回百折,苦难重重。好不容易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了文章的最后一稿,却又要面临期刊选择之难题。
  • 佛系粉丝本人 05-13 17:14:47
    想在大数据方向发表论文,有哪些好的参考论文期刊可以推荐一下?
  • 月亮哪有王甜甜可爱 05-23 17:15:09
    我也又这样一篇文章,终于顺利的发表了,在投稿之前,其实我对文章的创新性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但所有看过我文章的人都说文章图片很漂亮。最终文章一次投稿就被成功接收,我觉得与图片有很大的联系。图作好后就开始码
  • _你的思雨 09-09 09:42:05
    退稿是正常的,投稿不可能百发百中,没有必要怨天尤人,相反,要冷静查找原因
  • 萌萌丹默默秋 04-24 15:36:40
    问一下上个月在杂志上发的文章,什么时候能够查到?会上这个平台吗?大概什么时候呢?
  • 走二月14 07-01 11:35:25
    就语言本身来讲,世界上搞科研的显然还是用英语的占大多数。那么如果你想要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更多的人看到,那么就要用英文——实际上,国内生物领域几个新兴的有些水平的期刊,都是英文的。
  • ·拽比太子· 04-03 09:51:00
    发表人生第一篇论文后,感觉整个人的境界都升华了!也是这个方向的论文!
  • 米米-YiBo 04-24 16:46:06
    开心,我的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搞完了,哈哈哈哈,编辑人确实效率好高,网站的老师也帮了不少的忙,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咨询的,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