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首页 > 论文数据 > 教科文艺 > 论抗战时期知识界的"中华民族"观念及其差异

论抗战时期知识界的"中华民族"观念及其差异

郑大华

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  

摘要: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战争时期,知识界从他们各自的政治立场、文化背景、民族理论出发,提出了他们的中华民族观念,概而言之,有"统称"涵义上的"中华民族"观念,有"国民"涵义上的"中华民族"观念,有"国族"涵义上的"中华民族"观念,有"整个"涵义上的"中华民族"观念,有"一个"涵义上的"中华民族"观念,等等,并围绕"一个"涵义上的"中华民族"观念展开过争论.尽管由于政治立场、文化背景、民族理论的不同,人们对"中华民族"及其观念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差异,但这一时期的知识界都强调历史上各民族的相互依存,强调各民族的混合同化,强调中华民族已成为生死相依、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其目的是要挫败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利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想乘机挑拨民族关系,分裂中华民族,进而实现其侵吞中国的狼子野心.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战争时期知识界的各种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对于中华民族观念在抗战时期的最终确立并得到各族人民的普遍认同是有积极意义的.
学术争鸣 发布观点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