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首页 > 论文数据 > 社会科学 > 从"协调圈"到"可沟通的意义":杜威艺术感觉观溯源

从"协调圈"到"可沟通的意义":杜威艺术感觉观溯源

陈佳

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指出,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哲学家、道德家对于感觉的诸多负面评价都源自一种对人之基本生存的误解,即未能看到人的独特之处恰恰在于有可能"将感觉与冲动之间,脑、眼、耳之间的结合推进到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艺术恰是这种结合的有效证明.本文旨在从杜威的这一重要判断出发,通过回溯他早、中、晚期代表著作中对感觉的讨论,考察其感觉观的变迁,进一步讨论艺术中的情(感觉)、思(理性)、做(行动)三者的关系,并指出杜威最终在《艺术即经验》这部美学经典中,找到了克服"情、思、做三者分离"的出路:艺术让人学会有意义地使用自然的材料和能量,与此同时,人的脑、眼、耳相互之间也获得了高度结合.
学术争鸣 发布观点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