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首页 > 论文数据 > 哲学政法 > 从"格义"到"言意之辨"——论汤用彤对"格义"的研究

从"格义"到"言意之辨"——论汤用彤对"格义"的研究

刘飞飞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摘要:汤用彤在其佛教史研究中将格义作为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并指出格义承袭了安世高的讲经之法,接续了汉代的比附之风,但流于表面、不及深义,所以被玄学中旨在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言意之辨所取代.外来文化通过比附本土文化以传播不可避免,而对此现象的反思也必然会出现,反思是为了超越语言、字面的异同而探寻一种融合双方而又自足的意义本身.这与当代哲学解释学的旨趣相契合,也对反思中国哲学"反向格义"具有借鉴意义.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