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首页 > 论文数据 > 哲学政法 > 怎样看待"物之存在随心转"的儒家"圆善"?

怎样看待"物之存在随心转"的儒家"圆善"?

陈迎年

华东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  

摘要:牟宗三《圆善论》最吸引人目光的地方确实在"精神幸福",但其讨论的结构却仍然只能是包括了"物质幸福"的广义圆善.通过区分广义与狭义圆善,强调牟宗三儒家"圆善"所能达成的只是"精神幸福",而非康德要求的"物质幸福",其重大意义是以极端的形式表达和强调了牟宗三儒家"圆善"在主题与结构之间存在张力的事实,把对牟宗三本人进行判教的任务推到了前台.狭义圆善或重"精神幸福",或重"物质幸福",有属于道德层面的,也有知识层面的,还有社会制度层面的等,广义圆善则只能是诸狭义圆善交融无间的"浑无罅缝".如果把"物质幸福"理解为"下",把"精神幸福"确定为"上",牟宗三不同时期讨论的主题虽然有不同,但却拱卫了同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线往复循环结构,即所谓"'浑无罅缝'与'十字打开'的典型".唯因此,不同的主题就表示某种侧重或先后等,而不是指示着牟宗三的分裂或失误.牟宗三或"自下而上"说道德,注重科学、政治、经验、事功等,甘着学究气、平庸气、烟火气;或"自上而下"讲生命,强调道德、精神、超越、心性等,自带阳刚气、挺拔气、神仙气;唯有两者相互渗透、双线往复循环成一圆圈,方有究竟极致真实的牟宗三儒家圆教圆善.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