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首页 > 论文数据 > 医药卫生 > 中国大学生的无聊情绪: 无聊的现象与认知评价

中国大学生的无聊情绪: 无聊的现象与认知评价

吴昭含 高隽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框架来描述和理解无聊现象,并探究认知评价过程对其现象学要特征的影响。方法:研究一对11名被试的无聊体验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使用现象学研究框架对访谈内容进行类属分析。研究二采用现象学评分范式测量179名被试的无聊体验,并比较内VS.外归因型无聊体验在其现象学特征上的可能差异。结果:综合两个研究,总体上发现: (1)在主观体验中,最常见的是烦躁不安,有时也伴随孤独和悲伤。 (2)生理唤起上,无聊是一种低唤起情绪,常伴随困和疲倦的身体感受。(3)在认知过程中,个体会对无聊的产生进行归因,思考如何有效调节无聊,在事后也会对无聊进行归责,并对自我进行评价。 (4)内归因型无聊比外归因型无聊有更多的负面感受,并且有更负面的自我评价。结论:无聊可被定义为“个体觉察到当下刺激物与自我预期不符且难以投入其中的负面体验”,不同认知评价,尤其是不同的归因方式会使无聊的现象有显著的差异。
学术争鸣 发布观点
扫一扫 关注我们